社群团购的合规边界:价格战、垄断与消费者权益保护
[ 社区团购资讯 ] | 作者:小爆 | 2025-11-28 17:13:16
社群团购的合规边界:价格战、垄断与消费者权益保护
近年来,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迅猛发展,社群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商模式迅速崛起。依托微信群、小程序、社区团长等渠道,社群团购以“低价+便利”为核心优势,迅速渗透至下沉市场乃至一线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。然而,在其高速扩张的背后,也暴露出一系列合规风险——尤其是围绕价格战、市场垄断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。如何在激发市场活力与维护公平竞争、保障消费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,成为当前监管与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。

一、价格战:低价背后的合规隐忧
社群团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“极致低价”。为抢占市场份额,部分平台不惜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,通过巨额补贴吸引用户,形成“烧钱换流量”的恶性循环。这种策略虽短期内提升了用户活跃度,却对传统零售生态造成冲击,尤其对中小商户构成生存威胁。
从法律角度看,《价格法》第十四条明确规定,经营者不得“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,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”。而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亦禁止通过不正当价格手段扰乱市场秩序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,由于社群团购多采用“限时秒杀”“新人专享价”等形式,其定价策略具有高度隐蔽性,给执法监管带来挑战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一旦头部平台通过价格战完成市场整合,便可能转而提高价格、降低服务质量,最终损害消费者长期利益。因此,监管部门需加强对“掠夺性定价”的识别与干预,建立动态监测机制,防止价格战演变为破坏市场生态的工具。
二、垄断风险:平台扩张中的公平竞争困境
社群团购的商业模式天然具有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特征,容易催生“赢家通吃”的格局。头部平台凭借资本优势快速扩张,通过并购、排他协议等方式挤压中小竞争者,形成事实上的市场支配地位。
2021年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对某大型互联网平台因实施“二选一”等垄断行为开出巨额罚单,释放出强化平台经济反垄断的明确信号。在社群团购领域,类似问题同样存在:部分平台要求供应商或团长不得同时接入竞争对手系统,限制其经营自由;或利用数据优势实施差别定价、算法歧视,进一步巩固市场壁垒。
《反垄断法》明确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地位,包括限定交易、搭售、差别待遇等行为。社群团购平台若不能主动规范自身行为,极易触碰法律红线。未来,监管部门应推动平台互联互通,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竞争,防止“一家独大”扼杀创新活力。
###三、消费者权益:便利背后的保障缺失
相较于传统电商,社群团购在提升购物便捷性的同时,也暴露出消费者权益保障的短板。首先,商品质量参差不齐。由于供应链管理不完善,部分平台为压缩成本引入低质甚至假冒伪劣商品,而消费者维权渠道不畅,举证困难。其次,售后服务体系薄弱。许多团购订单缺乏正规发票,退换货流程复杂,团长作为中间人往往缺乏专业服务能力。再者,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上升。用户在加入团购群、填写地址电话时,其数据可能被平台过度收集甚至非法交易。
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赋予消费者知情权、公平交易权、安全保障权等基本权利。社群团购平台作为经营者,理应承担起主体责任,建立健全商品准入、质量抽检、售后响应等机制。同时,应明确团长的法律定位——是推广者还是销售者?这关系到责任划分与追偿路径。建议监管部门出台专门指引,厘清各方权责,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。
四、走向合规: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社群团购生态
面对上述挑战,社群团购的健康发展离不开“法治+自律+共治”的协同治理。一方面,监管部门应加快完善针对新兴电商形态的法规细则,将价格行为、数据使用、平台责任等纳入统一框架;另一方面,平台企业需强化合规意识,摒弃“唯规模论”,转向以品质和服务为核心的良性竞争。
行业协会也可发挥桥梁作用,制定行业标准,推动信用体系建设。例如,建立团长资质认证制度、商品溯源机制、消费者投诉快速响应通道等,提升整体服务水准。
更重要的是,消费者自身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理性看待“超低价”诱惑,保留交易凭证,积极行使监督权利。唯有多方合力,才能让社群团购真正成为便民利民的民生工程,而非扰乱秩序、侵害权益的灰色地带。
结语
社群团购作为数字经济与社区经济融合的产物,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但其野蛮生长阶段已过,合规化、规范化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主题。只有在守住价格战底线、防范垄断风险、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,这一模式才能行稳致远,真正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。

【文章声明】小猪V5官网声明:本网站文章发布目的在于分享社交电商的相关知识及传递、交流相关社区/社群团购行业信息。部分内容为发稿人为完善观点整理发布,如涉及第三方商品/服务信息,仅为客观信息整理参考,本网站不对内容时新性、真实准确性负责,如想了解真实准确信息请您直接与该商品/服务提供方联系。如发现本站文章、图片存在版权问题,请提供版权参考疑问相关证明,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wangqun@pigv5.com,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删除处理。


